来源:法大大发布时间:2022-09-06 13:34:47
效力位阶:部门规章
制定机关:国家发改委
时效性:有效
施行日期:2015-07-10
公布日期:2015-0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令
第27号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业经国务院同意,现予以发布,自2015年7月10日起施行。
发 展 改 革 委 主 任 徐绍史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 圩
2015年6月2日
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
(2015年6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7号公布 自2015年7月10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纯电动乘用车科研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投资新建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新建企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纯电动乘用车”,包括纯电动和增程式(具备外接充电功能的串联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分别指国家标准GB/T 19596-2004《电动汽车术语》中第3.1.1.1.1款和第3.1.1.1.2.1款所定义的车辆。“乘用车”包含轿车和其他乘用车,是指整车(含底盘)为自制的、国家标准GB/T 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中第2.1.1.1款至第2.1.1.10款所定义的车辆。
第四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和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投资管理
第五条 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应执行《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国发[2014]53号)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规定。
第六条 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生产规模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资主体自行决定。
新建企业可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
第七条 新建企业的投资主体应按照《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要求编制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并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投资项目申请企业的企业概况、基础能力、试制样车说明及证明材料(见附件一)。
第八条 新建企业的投资主体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
(二)具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从概念设计、系统和结构设计到样车研制、试验、定型的完整研发经历。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
(三)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具备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包括车身及底盘制造、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整车装配等主要试制工艺和装备。
(四)自行试制同一型式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数量不少于15辆。提供的样车经过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在符合汽车国家标准和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在安全性、可靠性、动力性、整车轻量化、经济性等方面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见附件二)。
第九条 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具备纯电动乘用车整车正向开发能力的研发机构。至少具备整车及动力系统匹配、整车管理系统、车载能源管理系统、车辆轻量化、车辆安全等关键技术的设计开发能力、试验检测能力以及对整车产品运行状态的监控能力。
(二)与生产纲领、产品结构相适应的车身成型、涂装、总装等整车生产工艺和装备,以及动力蓄电池系统集成等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和一致性保证能力。
(三)纯电动乘用车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
(四)新建企业要有履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社会责任的承诺和措施,并提供担保企业和经公证的担保期不低于5年(以项目建成投产为起始点)的担保合同。
第十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依据《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对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申请进行审查,并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意见。
第十一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当对新建企业投资项目申请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由纯电动乘用车行业专家库中的专家组成投资项目评审委员会,对投资项目申请企业提供的附件一和附件二的真实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查,并在30个工作日内出具评审意见。
纯电动乘用车行业专家库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建。
第三章 准入管理
第十二条 投资项目完成建设后,新建企业及产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相关要求,通过考核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并按单独类别管理。
第十三条 新建企业生产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应使用该企业拥有所有权的注册商标和品牌,且符合乘用车、电动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所采用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应当是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新建企业须提交对纯电动乘用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质保承诺,质保承诺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新建企业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前30日可提出延期申请,审查通过可以延长有效期,每次延期不超过3年。
第十五条 新建企业应建立生产一致性管理体系,保证实际生产的产品与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产品相符。对企业生产未经许可或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建企业承诺履行情况、售后服务保障情况、产品安全性和一致性等方面开展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十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建企业准入条件保持情况进行抽查,对不能保持生产准入相关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依法撤销、注销或暂停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暂停期间,企业不得办理更名、迁址等变更手续。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和准入管理的监管及法律责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2015年7月10日起施行。
附件:
一、投资项目申请企业的企业概况、基础能力、试制样车说明及证明材料
二、试制样车技术要求
附件一
投资项目申请企业的企业概况、基础能力、试制样车说明及证明材料
项目 | 提供材料 | 内容说明 |
一、企业概况 | ①企业经历 ②财务报告 | 从事汽车相关产业的经历情况和财务报告。 |
二、基础能力 |
1、纯电动乘用车研发能力 ①综述文字材料 ②研发人员名单及介绍 ③整车设计规范及设计开发各阶段设计计算分析报告 ④自主知识产权证明和专利证书 ⑤软硬件设备清单及所有权证明 ⑥技术协议/合作协议 | 研发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研发队伍和人员技术资历、配置等。 整车正向开发能力情况:提供样车整车开发过程资料、执行标准和技术状况,包括整车、各主要功能系统和关键零部件设计规范、输入、输出、设计变更等资料。 自主知识产权和授权发明专利情况:提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情况说明。 整车及关键部件的软硬件配备情况:企业纯电动乘用车开发、试制和试验用的软件、硬件、仪器设备、配置、信息数据库等情况。 技术合作情况: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合作方、合作方式,以及知识产权归属情况。 |
2、纯电动乘用车试制能力 ①综述文字材料 ②试制设备清单 ③试制、检测、评价规范 | 在整车车身及主要结构件成型、电控系统、电机、动力电池系统、底盘、整车试装及调试等方面的试制试装能力情况,样车的试制工艺、试制过程等方面的文件和证明材料。 | |
三、试制样车说明及证明材料 | ①试制样车技术情况说明 ②试制样车试验报告 | 试制样车数量不少于15辆。 试制样车技术参数、结构设计及配置描述等样车技术情况说明。 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汽车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相关标准、附件二要求的样车试验报告。 |
附件二
试制样车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 车长≤4000mm | 车长>4000mm | 试验标准 | ||
<4座 | 4-5座 | ||||
安 全 性 要 求 | 储能、功能、人员安全 | 车载储能装置碰撞、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 | 符合GB/T 18384相关要求 | ||
整车碰撞安全 | 碰撞试验 | 符合相关碰撞标准要求。 | |||
电池安全 | 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应标准要求 | ||||
可 靠 性 要 求 | 整车性能一致性 | 单车完成行驶里程30000km的可靠性试验后,其动力性、安全性、经济性仍能满足本技术要求。 | 参照GB/T 18388进行试验。 | ||
动力电池一致性 | 单车完成行驶里程30000km的可靠性试验后,充电完成并静置10分钟,所有动力电池单体电压值(V)最大差值不超过0.05V或者续驶里程衰减率低于10%。 | 通过电池管理系统或上位机读出每个单体电池电压值(V),计算最大差值绝对值。 |
试制样车技术要求(续)
技术要求 | 车长≤4000mm |
车长>4000mm |
试验标准 | |||||||
<4座 | 4-5座 | |||||||||
动 力 性 要 求 | 最高车速(km/h) | >100 | >100 | >120 | 参照GB/T 18385进行 试验,测量0-50km/h 和0-100km/h加速时间。 | |||||
0-50km/h 加速时间(s) | <5 | <5 | ―― | |||||||
0-100km/h 加速时间(s) | ―― | ―― | <12 | |||||||
轻 量 化 要 求 | 综合工况纯电续驶里程(km) | 100-150 | 151-200 | 100-150 | 151-200 | 150-200 | 201-250 | 251-300 | >300 | 根据GB/T 1838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
整备质量(kg) | ≤750 | ≤85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2000 | ||
经 济 性 要 求 | 能量消耗率(综合工况每百公里电耗)(kWh)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22 | |
制动能量回收 | 城市工况下制动能量回收对续驶里程的贡献率不低于15% | 测试车辆在制动能量回收功能开启和关闭状态下的续驶里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