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附加扣除夫妻怎么分配(个人所得税夫妻怎么扣划算)

来源:法大大发布时间:2023-03-01 16:05:31

我国税收体制下不能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纳税,只能丈夫管丈夫,妻子管妻子,2023年“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都可以由夫妻双方分配扣除。那么,专项附加扣除夫妻怎么分配?个人所得税夫妻怎么扣划算?

专项附加扣除夫妻怎么分配(个人所得税夫妻怎么扣划算)

专项附加扣除夫妻怎么分配

1、既可选择由夫妻分别按照50%扣除,也可由夫妻选择一方100%扣除的情形

①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有多子女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例如:对子女A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对子女B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扣除。

②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特殊情形: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

如果您存在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的情形,那么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2、只可选择由夫妻一方100%扣除的情形

①大病医疗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一方扣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按规定分别计算扣除额。

②住房贷款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③住房租金

纳税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规定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3、只能本人扣除,夫妻间无法分配的情形

①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②继续教育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政策依据

1.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7号)

3. 《国务院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国发〔2022〕8号)

个人所得税夫妻怎么扣划算

从上文可以看出专项扣除里“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都涉及夫妻双方分配的问题。

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配扣除比例。

毕竟交税少了,到手的钱就多了,夫妻怎么分配更划算呢?

1、简单处理,就是谁收入高,谁100%扣除

根据税率分档,年收入越高,税率越高

实际抵扣的金额=应纳税金额*税率

所以就是家里谁的收入高,谁的税率高,让谁抵扣更划算

2、特殊情况,如果夫妻双方税率相同,且都临近税率降档,合理分配让双方不降档更划算。

举个例子,便于理解

家里妻子收入高,年收入33万,适用25%的税率,全年应纳税330000*25%-31920=50580元

丈夫年收入31万,同适用25%的税率,全年应纳税 310000*25%-31920=45580元

全家应纳税一共48080+45580=93660元

两个上学的孩子,一套贷款的房子,全家一年税前可扣除子女教育+房贷利息,一共36000元

方案A:全部让妻子抵扣,丈夫应纳税金额不变

扣除完,妻子应纳税金额降到144000~300000之间,税率从25%降到20%

妻子实际纳税金额(330000-36000)*20%-16920=41880元

到手多了50580-41880=8700元

方案B:全部让丈夫抵扣,妻子应纳税金额不变

扣除完,丈夫应纳税金额降到144000~300000之间,税率从25%降到20%

丈夫实际纳税金额(310000-36000)*20%-16920=37880元

到手多了45580-37880=7700元

方案C:让妻子扣除30000元,丈夫扣除6000元

扣除完,夫妻都300000~420000之间,税率25%

妻子实际纳税(330000-30000)*25%-31920=43080元

丈夫实际纳税(310000-6000)*25%-31920=44080元

到手多了(50580+45580)-(43080+44080)=9000元

方案C略优于方案A,C和A显著优于方案B

综上所述想要省事,就简单处理,谁收入高,谁100%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