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大大发布时间:2023-05-19 15:27:49
长期待摊费用是什么意思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
按照通俗的话来说,长期待摊费用就是核算那些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费用,比如办公楼装修了20万元,这次装修可以用上5年,但是装修的钱当年就全额支付完成了,按照付款期限来说,这20万元应当全部进入当期成本费用,但是按照使用期限来说,这次摊销实际上应该按照5年进行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什么科目
企业产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在进行日常会计记账时,借方记录“长期待摊费用”,贷方记录“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会计科目。分摊长期待摊费用,会计记账时,借方记录“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研发支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会计科目,贷方记录“长期待摊费用”。
该科目只是企业已经支出的,预计在一年以上时间起效的费用,常见的长期待摊费用主要有筹建费用,产品模具生产成本,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改良费用等。这里需要注意对固定资产进行改良产生的费用属于一种资产,因为未来会产生更好的收益,而如果是对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则算是一种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一笔已经花掉的钱,但是该笔费用因为会对生产效应造成提升,所以当做一笔资产,从原本的费用到如今的资产,这也就存在调控利润的空间。所以需要注意该数值,数值越大,说明资产的质量越差。
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哪些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小企业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和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
前款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 50%以上;
(二)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延长 2 年以上。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本科目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 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
因此,《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核算太大区别,只是《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更加明确、细致;而《企业会计准则》则需要企业自行进行必要的职业判断,约束性更小或没有具体的比例与延长年限的限制。
实务中,企业可以参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长期待摊费用”范围进行分类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