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取保候审的条件)

来源:法大大发布时间:2022-08-31 15:37:56

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刑事拘留、逮捕和取保候审都是对刑事案件审理中的环节,也是强制执行的一种措施。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所谓“取保候审”,意思就是争取保释,等候庭审,庭审之后的判决结果将决定犯人是否要坐牢。因此取保候审和坐牢其实是两码事,没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简而言之,取保,即提供保证;候审,等候审判。取保候审,就是提供保证,不用关押在看守所,在外等候审判的意思。

取保候审分人保和财保两种,因此提供的保证就分为两种,即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二者不能同时使用,择一即可。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取保候审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进行取保候审,只有满足以下四种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才能够被公安机关批准取保候审:

1、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2、逮捕后,超过了法定的羁押期限,案件不能及时办结的。

3、所涉嫌的罪行轻微,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罚金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和不需要判有期徒刑的。

4、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只有犯罪情节较轻、不具备社会危险性、患病或怀孕等情况下,嫌疑人才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在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后,当警方认为可以通过其申请时,嫌疑人才可以以取保候审的方式回到生活中,但他们在取保候审阶段也需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

取保候审的期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措施,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