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龄如何计算(退休工龄多少年一个档次)

来源:法大大发布时间:2023-07-28 16:15:04

退休工龄如何计算

退休工龄是指国家视同的社保缴费年限和施行养老保险制度后人们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之和。退休工龄是用于计算退休金等福利待遇的一项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被视同缴纳几年社保,就确认为几年工龄,工龄越长,享受的福利待遇越高。

退休工龄计算,由社保部门查档审核计算认定,但社保部门统计认定工龄要严谨得多,一般都会具体精确到多少年多少月的,故而,即使几个月也是会算工龄的。而且,这还牵涉到其与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否建立了全日制的劳动合同关系密切相关,要是没有建立这种劳动合同关系,那就意味着其没有参加正常的养老保险统筹,因而,社保部门也就不可能认定为你的工龄。

在计算养老金时,工龄的计算是精确到月的,比如,工龄有18年零3个月,那么在计算养老金时,就会按照18.25年进行计算,其实,无论是视同缴费年限还是实际缴费年限,都是精确到月来计算的。

现在的退休工龄是分两部分进行计算:

一部分是视同缴费年限工龄;一部分是实际缴费年限工龄。

但无论是视同缴费年限工龄还是实际缴费年限工龄,都是计算到月的,也就是按月计算。

有档案的职工参保者,在办理退休时,社保局在审核档案时之所以对档案资料的审核要求极其严格,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严格把好工龄关,因为工龄对于参保者和国家来说,都很重要,工龄就是钱,就是参保者领取的退休养老金。

退休工龄如何计算(退休工龄多少年一个档次)

退休工龄多少年一个档次

老制度:退休工龄是按照每5年一个计发档次。比如工龄满15年不满20年,退休金按照70%的比例计发;工龄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5%计发,工龄满35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新制度:退休工龄转化为缴费年限,不再是以5年作为一个档次,而是精确计算到月,哪怕是35年和35年1个月,养老金都是有差别的。

在新制度下,只要每多交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养老金都能多上三五元或者十几元。

退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 (P + P × i ) ÷ 2 × n × 1%

= P × (1 + i)÷ 2 × n × 1%

P:退休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i:本人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缴费指数=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社会平均工资)

n:本人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

按照养老金计算公式,缴费年限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最主要因素。如果缴费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同一年退休的基础养老金,是跟缴费年限直接成正比的。

2、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个人缴费(费率8%)及其利息;

计发月数:根据平均寿命计算,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3、过渡性养老金

“新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自行制订过渡办法,各地办法有差异。